
柴进和王澄澄,为什么总能把“炫富”搞成了“炫父”_江湖_父亲_我家
最新动态
发布日期:2025-06-26 07:28 点击次数:75
1
江湖中,总少不了那些三句话不离“我家有丹书铁券”的憨批,像柴进这种人物就很典型。
虽然《水浒传》看似描写了许多英勇的好汉,但实际上,书中也充满了许多自命不凡、耍宝的人物和事件。柴进,作为梁山的一个“豪杰”,在正式加入梁山之前,在江湖中一度被称为“柴大官人”,但背地里,却不乏人觉得他不过是个“闷声做大死”的傻瓜。
你看看小说里柴进每次登场时的那段自我介绍就知道了。在林冲被发配沧州时,店主这样描述柴进:“你不知道,我们村有个大财主,姓柴,名进,人称柴大官人,江湖中叫他小旋风。他可是大周柴世宗的后代,太祖武德皇帝赐给他誓书铁券,谁敢欺负他?” 初次亮相时,介绍得详尽一些也无可厚非,但你会发现,越往后,柴进每次出场几乎都离不开这段“我有丹书铁券”的自我宣传。
展开剩余85%比如当他收容宋江时,他自豪地说:“兄长放心!只要不犯大罪,来我们庄里没问题!不是我吹牛,就算是捕盗官军,也不敢随便找麻烦。” 见到朱仝时,他又说道:“小可一生最喜欢结识江湖豪杰,因为家族有陈桥让位的功绩,太祖曾赐给我们丹书铁券,没犯事的人,谁敢搜我家?” 当他到了高唐州,见到婶子时也不忘提:“婶婶放心,我会请好医生治叔叔,若有事,我会派人去沧州取丹书铁券来交涉。”
甚至在李逵快跑时,他也大喊:“我家有御赐的丹书铁券,怎敢绑我?”……
若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柴进就像《夏洛特烦恼》中的袁华一样,成了一个自带BGM的存在。而他的“BGM”就是那句“我有丹书铁券”。有趣的是,这张“丹书铁券”从头到尾其实没有真正派上用场,反倒成了害了他的一大败笔。
幸亏十二世纪没有如今这样的社交平台,否则柴进可能会成为网红,发布的视频千篇一律、枯燥无味,镜头下尽是那张圣旨:“老铁们,看看我家这张丹书铁券!”
很多人读《水浒》时,容易将柴进误解为一个单纯的炫富者,这其实是对他的人设的误读。炫富的角色在小说里属于李家庄庄主李应,而柴进的本质并非炫富,而是炫“父”。在他落草之前,柴进就像个自带历史背景的江湖网红,时刻提醒别人他家有丹书铁券。
所以在梁山的座次排列中,柴进排在第十位,被称为“天贵星”,而李应则排在第十一位,被称为“天富星”,这其中有着深刻的含义。在古代中国,虽然“富贵”常常连用,但实际上,“贵”通常排在“富”之前,因为“贵”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富裕的“富”可以通过财富积累,而“贵”则有着特殊的历史和家族背景。柴进能够炫父,是他高于李应的一个关键。
然而,仔细一想,柴进一直炫耀自己的“父亲背景”实际上是个自毁前程的行为。毕竟,陈桥兵变、宋太祖篡位的历史,既是大宋朝廷的禁忌,也是皇家秘密。柴进不断将这段历史挂在嘴边,显得格外高调,也让自己与宋朝的皇权关系产生了对立。
更糟糕的是,柴进炫“父”并不是为了招募更多的英雄,而是为了在江湖上获取更多的资源。这种做法,放在今天来看,也许并不符合正能量。
但如果站在柴进的角度去理解,就能发现,炫父的做法是他在江湖上取得名声的必然选择。在水浒的世界里,江湖与官场有着完全不同的规则。官场中,低调做人、低调行事是关键。而在江湖,名声就是一切。无论能力如何,首先得让大家听到自己的名字、看到自己的身份。
于是,柴进不得不靠着他独有的“丹书铁券”来为自己在江湖中立足、获取名声。他的身份,既不是靠武艺,也不是靠财富,而是靠着家族背景。正因为如此,柴进成为了“天贵星”,比那些仅能炫富的人更具江湖地位。
2
最近,类似柴进这样高调炫父的例子再次出现,那就是网红王澄澄。
在发布那条引发争议的“炫父”视频之前,王澄澄一直是一个典型的炫富博主。在视频中,她夸口自己一天花费1.5万,拥有两亿身家,住在400平米的大豪宅,开着保时捷去上班。
然而,这种层次的炫富,在今天的互联网世界里其实并不稀奇。毕竟,大家的目标都是几个亿、甚至更多。而王澄澄的炫富方式,尤其是在她的言谈举止和口音中,显得有些土气,甚至在“炫富界”也不算高级。
于是,王澄澄也遇到了和柴进类似的困境——炫富无法带来真正的威名。
经过深思熟虑,王澄澄终于决定高调亮出她的“丹书铁券”——那就是她的父亲。她在视频中说:“你的肩膀是我豁达的天堂,我爱你,爸爸!”
这句简单的话语,迅速吸引了大众的注意,大家开始对她的“励志白富美”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中学就去新加坡留学,回国后一举创办了“钻石奶茶”店,并迅速打破了行业困境。她还跨界进入文化传媒行业,后来成了能源公司的高管。她所拥有的一切,王澄澄自己说,都是“自己奋斗”得来的。
然而,背后有很多问题让人怀疑。王澄澄曾声称,她的财富来自自己的奋斗,但网友发现她的奶茶店已经倒闭,现今的事业也并不太顺利。再加上她父亲的身份问题,网友的猜测与关注也越来越多。
通过调查,警方确认王澄澄的父亲曾是一名高级警官,退休后担任过沈阳公安局巡警支队某中队的教导员。然而,对于王澄澄的财富来源和她是否通过父亲的资源获取了商业上的帮助,却并未给出明确的解释。
3
事实上,王澄澄的创业故事早已受到当地媒体的关注,甚至她捐赠奶茶给抗疫前线时,媒体也对其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样的报道让人不禁想起柴进的“丹书铁券”。
就像柴进的“丹书铁券”在自己村里是广为人知的,但一旦离开了那个范围,柴进再怎么提“丹书铁券”,也无法得到任何实际的帮助。同样,王澄澄的炫父视频虽然在一部分人中引发了关注,但这份“父亲的荣耀”能为她带来的支持,能否持续,依然成疑。
最终,柴进与王澄澄的故事教给我们一个道理——在江湖和商场上,“炫父”的价值是有限的,过于高调的宣传,往往会带来更多的麻烦与不确定。
发布于:天津市